全国首个连锁义塾涿州文昌祠义塾

2011-01-29| 发布者: lichun995| 查看: 6606 |来自: 燕赵都市报

近年来,“读经热”、“国学热”、“现代私塾”等字眼不断地跃入国人的视线。对此现象,或赞誉、或质疑、或贬斥的声音也不时地敲击着我们的耳膜。今天,我们将目光对准我省涿州市文昌祠社区里的一所“义塾”,这是北 ...

■“连锁义塾”立足于社区
在汉代就有了“义塾”这样一种教学方式,也称“义学”,是一种免费的学塾。其经费主要来自地方或私人筹募捐款,收教贫寒子弟,给以初级阶段的教育,以识字为主。
而现在一耽学堂发起的“连锁义塾”,则主要指在正规课堂教育之外,向孩子们免费教习传统文化。
一耽学堂发起人、总干事逄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“连锁义塾”应该是“国学热”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。从几年前单纯的“读经热”,到“国学热”,再到即将在全国城镇社区内出现的“连锁义塾”,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,不再是单纯的清读、情绪化表达或某一方面文化的宣传,而是面向社区的普通人,并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他们的生活中。
彭飞老人理解,现代的“义塾”更应该强化“义”的存在,是“大义”和“正义”。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:不只是“言教”,教孩子们读书、做人,而且还“行教”,义务在社区出黑板报,名叫《健康壁报》,指导居民的生活和健康。《健康壁报》至今已经出到101期了。
渐渐地,人们发现跟着彭飞老人读书的孩子们与以前不一样了,学会了集中精力干一件事,也变得更有礼貌了。“这也是让我十分自豪的事情!”彭飞老人说,每次走出家门,总有不少孩子向他打招呼:“彭爷爷好!”
让他更感欣慰的是,“文昌祠义塾”成立那天的照片已经被居委会放大,并展示在社区的橱窗里,这在社区内引起了很大的关注。
范振华女士并不住在文昌祠社区,但不管多忙,她都会挤出时间,开车送女儿和侄子来这里读书。她这样做,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因为彭老先生的热心和执著,“没有任何私心。”同时,她也为女儿的点点改变而感动。范女士说,记不清楚是哪年冬天,女儿竟主动提出给妈妈温被窝了,“我和孩子都是这个班的受益者,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。”
彭飞老人说,不能不承认,参加过两至三次学习班的儿童,与未参加过学习班的儿童相比较,显得言行文雅、有礼貌、遵守公德较好。参加过两期以上学习的儿童,心地比较踏实,克制能力比较强,学习比较专注。现在,文昌祠小区内几乎家家都有古典启蒙书籍,《正蒙宝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弟子规》等。
由于跟着彭飞老人学习的孩子绝大多数都住在这个社区里,孩子的改变也逐步感染着成年人,小区邻里之间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
记者采访时,有位男士推门进来,想在彭家灌瓶开水。原来,为方便邻里的来往,一楼的彭家白天从不关房门。
一扇打开的门融化了阻碍邻里交往的坚冰,而开启这一扇门却需要一个过程。
逄飞认为,彭飞老先生是塾师中的典范,给以后的工作做下了铺垫。老先生不仅教孩子们读书,还教孩子如何做人、如何健康成长,并针对孩子们普遍存在的浮躁、多欲、懒惰、贪玩、任性等特点,编了《儿童自省歌》教育孩子们自省。
在逄飞的理念中,“连锁义塾”集民间性、公益性和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于一体,采取塾师义务授课的方式,教导社区内学龄儿童识字学文,明礼成德,突出社区的教化作用,结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,促进家庭伦理教育,培养亲爱友善氛围,提升文化参与意识,服务社区和谐建设。“我们应该看到,现在的社区已经不同于以前,逐步成了最基层的文化单位。”

0条评论 6606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,请先登录注册
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。

最新评论

©2001-2021 涿信 http://www.072750.com/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冀ICP备13010958号-3 非经营性网站Powered byDiscuz!X3.4公安网备